层(Layer)
OSI 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协议栈
OSI模型是一个参考模型
这是为了将网络结构标准化促进计算机网络发展而设计的一套参考模型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
高层由底层作为支持
底层向高层提供服务
各层协议分工明了
标准化接口
降低复杂度,便于排错与设计等
7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将网络通信实现应用,并向计算机上的软件提供网络应用功能接口。
相关协议:HTTP, FTP, DNS, DHCP, SSH, Telnet, SMTP, RTMP, OICQ, …
相关设备:终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6层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数据压缩、加密,将数据格式的转换并对上层的呈现。
相关协议:MIME, SSL, TLS, ASCII, JPEG, MPEG
相关设备:终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5层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会话连接管理,流量控制,会话连接恢复与释放,差错控制。该层及上层数据封装统一称为协议报文单元(PDU)。
相关协议:套接字(Socket,不是协议,是对底层协议(IP/TCP)的一个封装,提供一个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供上层协议调用,工作在会话层)
相关设备:终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4层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用端口号来寻址,在两个终端设备上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数据封装为段(Segment)。
相关协议:TCP, UDP
相关设备:终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3层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基于IP地址的路径选择(路由),将上层数据段分割并封装成数据包(Packet,也可以叫做分组)以便下层传输,同时将收到的多个数据包还原成完整的数据段。
相关协议:IP, IPSEC, ICMP, IGMP, OSPF, RIP, ARP(工作在第2层基础之上,向第3层提供服务,维护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因涉及到3层的处理归类为3层协议)
相关设备:路由器(Router), 三层交换机(Layer 3 Switch), 终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2层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逻辑电路连接,建立、撤销、标识逻辑链接和链路复用以及差错校验,并将比特封装为帧(Frame)。
相关协议:IEEE802.3以太网(Ethernet), IEEE802.11, MAC, VLAN, PPP, CSMA/CD
相关设备:交换机(Switch), 网桥(Bridge)
1层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电气相关的物理连接,该层协议标准负责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传输的数据叫做比特(Bit)。
常见的是实现是双绞线(相关标准:RJ45, 100Base-T)。
相关设备:双绞线, 光纤, 同轴电缆, 网卡, 集线器(HUB)
数据传输过程
中间那个可以是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
如果是二层交换机或者网桥,中间就不会涉及到网络层了。
如果是集线器,中间连数据链路层都不会涉及到。
TCP协议栈
至于TCP协议栈模型,将OSI模型整理化简就是TCP协议栈模型了。
(我还是喜欢用OSI模型来作为参考
Ref
OSI mode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I_model
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http://baike.baidu.com/item/OSI/5520
Internet protocol sui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protocol_suite
tcp/ip协议栈 http://baike.baidu.com/item/tcp%2Fip%E5%8D%8F%E8%AE%AE%E6%A0%88